T_NXS 0101T—2025 柴胡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目录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标准详细信息
标准状态  现行
标准编号  T/NXS 0101T—2025
中文标题  柴胡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
英文标题  
国际标准分类号  65.020.01 农业和林业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民经济分类  A017 中药材种植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21日
实施日期  2025年05月20日
起草人  杨莉、柳子静、柳玉霞、李淑玲、许晶晶、杨瑞、鲍小杰、田永强、车建海、柳根生、赵滢波、赵宏亮、李喜红、段敦亮、张元吉、车凯、何静、郝彩琴、米银花、陈红丽、王歌、柳燕红、朱红霞、张芳霞、李娟、刘海燕
起草单位  隆德县葆易圣药业有限公司、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固原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隆德县林业草原发展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隆德县休闲农业与农产品加工服务中心、中新重远(宁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宁夏森蓝环保有限公司、宁夏晓鸣农牧股份有限公司、隆德县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中心、隆德县职业技术学校、隆德县林业和草原局、银川智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固原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食品工业协会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柴胡林下生态种植的程序,规定了林地环境选择、林下种植、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种子采收、药材采收及产地加工、包装、贮藏与运输、资料记录与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柴胡林下生态种植的过程。
主要技术内容  柴胡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柴胡林下生态种植的程序,规定了林地环境选择、林下种植、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种子采收、药材采收及产地加工、包装、贮藏与运输、资料记录与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柴胡林下生态种植的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应用文件,仅标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柴胡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rzonerifolium willd. 的干燥根。
3.2 林药间作
用林下空间培植中药材。适用于用于经济林和用材林。幼期林地光照充足,适宜间作多种药材,成林后林地光照减弱,宜间作具有一定耐阴性的种类。可采用生态种植或仿野生栽培生产方式。

3.3 生态种植
生态种植是指应用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设计,综合考虑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应用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实现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中药农业种植方式。

4.环境选择

4.1 林地选择
郁闭度在0.4-0.6的灌木林地、疏林地或是有林地、针叶林、阔叶林或者是针阔混交林的林中空地,养分水平中等以上。
4.2 生态因子
4.2.1 海拔及气候条件
海拔范围为800m-1500m,最适宜的海拔为1000m左右?。年无霜期为100d-150d,年降雨量在800mm-1200mm之间,空气相对湿度60%-70%之间。
4.2.2 坡度与坡向
坡度在25°以下,坡向阴坡或半阳坡。
4.2.3 大气质量
按GB 3095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执行。
4.2.4 水源质量
水质按GB 5084规定的一级标准执行。
4.2.5 土壤条件
林下空间土选择土壤肥沃、土壤深度厚实、土质透气性良好的沙质土或壤土。忌盐碱地、易涝地段和黏重土壤。pH7-8。土壤农残和重金属含量按GB 15618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执行。

5.种子质量

5.1 种子来源
本文件中柴胡种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版)规定的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rzonerifolium willd.)的种子。
5.2 种子分级

柴胡种子以发芽率、千粒重、含水量、净度和生活力等指标进行分级,种子质量分级标准见表1。

表1 柴胡种子质量等级标准
种子等级 发芽率(%) 千粒重(g) 含水量(%) 种子净度(%) 种子成熟度 籽粒饱满度
一级 ≥90 1.2-1.5 ≤8 ≥95.0 充分成熟,种子颜色深棕色或灰红色,无未成熟种子 饱满,无瘪粒,大小均匀
二级 80-89 1.0-1.1 8-10 90-94 大部分成熟,有少量未成熟种子,颜色基本正常 较饱满,有少量瘪粒,大小较均匀
三级 70-79 0.8-0.9 10-12 85-89 成熟度一般,未成熟种子占一定比例,颜色稍浅 较饱满,有少量瘪粒,大小较均匀

6.林下种植

6.1 播种时间
郁闭度在0.6的树下采用秋播在10月份进行。
6.2 选地
应符合4.2.5的要求。
6.3 林地清理
人工清除林下栽植区的杂草和小型灌木,保留非栽植区杂草和灌木,涉及清除濒死木、腐朽木、枯立木的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树木修枝符合GB/T 15781的规定。
6.4 整地
采用带状整地,注意集水、节水、保土、保墒、保肥,不应造成水土流失,不应破坏已有林木的根系。靠近沟谷两侧20m内的林地不应进行整地。
6.5 播种
6.5.1 播种量
2.0kg/667m2-2.5kg/667m2。

6.5.2 选种
按照种子质量等级标准(详见5.2)中选择成熟度高、籽粒饱满的种子。
6.5.3 种子处理
①?温汤浸种?:
用30~40℃温水浸泡24~48小时(不同方法时间略有差异),使种子充分吸水。部分方法建议用40℃温水浸泡5~6小时后与细沙混合揉搓,去除胶质。
②??药剂法?: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分钟,简单高效,可提高发芽率12%~15%。
③?激素法?:主要用细胞分裂素6-BA(6苄基氨基嘌呤)、ZT(玉米素)和KT(激动素)中的任何一种浸泡2小时,清水冲洗后播种。
④沙藏催芽是常用的方法,先用40℃左右的温水浸种24h,沥干后按1∶3的比例与湿沙混合(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合适),遮阴置于温度为20℃左右的环境下,约2周,待种子裂口露白即可种植。
6.5.4 播种方式
选择人工撒播的方式,即在林地内按照行25cm-30cm、沟深5.0cm-10cm开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然后覆土盖严。在草丛密集不方便开沟的地方,可以直接将种子撒入地上,每播后应覆土约1cm-1.5cm,宜浅不宜深,稍微压实。播种后为了保持土壤湿润可覆盖一层枯枝落叶。

7.田间管理

模仿自然生长环境进行封育管理,种植期间不施肥、不喷洒农药、不除草,保持林间自然生态多样性,不人为破坏生长环境,人种天养、自然天成。

8.主要病虫害防治

见附录A。

9.种子采收

种子成熟时,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植株,人工随熟随采,将果实带部分小枝剪下置于通风处,待干后用梳子或棍棒敲打使种子脱落,去除杂质,贮藏于阴凉干燥处。

10.药材采收及初加工

10.1 年限
为确保药材的功效,应栽植3年后采收。
10.2 时间
春季3-4月或秋季8-9月。
10.3 方法
采挖时选择晴天,先割除茎叶,用锄头从侧面挖出根茎,尽量保证根茎完整。
10.4 产地初加工
将柴胡的干燥根去除杂质并洗净,晒干或烘干,至半干时,将根理直,用细铁丝扎把,扎成小把,再晒或烘炕至全干。当经过处理的柴胡推进烘干房之后,温度要控制在60℃左右,烘干4-5小时,烘干后的柴胡含水量在10%左右即为烘干完成。
?
11 包装、贮藏与运输

11.1 包装
按等级规格要求将柴胡切成段,晾干后捆把打包,选用不易破损、干燥、清洁、无异味以及不影响品质的材料制成的专用袋包装,以保证药材的运输、贮藏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包装要牢固、密封、防潮,能保护品质。包装材料应易回收、易降解。
11.2 储藏
11.2.1 仓储条件
柴胡要贮于干燥通风处,温度20℃以下。相对湿度35%-75%,商品安全水分为9%-12%。
11.2.2 仓储害虫的防治
贮藏期间定期检查。发现虫蛀要及时晾晒。
11.3 运输
药材批量运输时,注意不能与其它有毒、有害的物质混合装;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具有较好的通气性,以保持干燥并配有防晒、防潮等措施。

12.档案管理
建立柴胡林下生态种植管理档案(附录B),长期保存。
附    录    A(资料性)
林下柴胡主要病虫害症状与发生规律
林下柴胡主要病害症状与发生规律见表 A-1。
表A-1     林下柴胡主要病害症状与发生规律
病害名称 病原 症状 发生规律
根腐病 镰刀菌属(Fusarium spp.)真菌 根部先出现褐色病斑,后逐渐腐烂,地上部分叶片发黄、枯萎,植株矮小,严重时整株死亡 高温高湿环境易发病,尤其是土壤排水不良、种植密度过大、连作地块发病较重。一般6-8月为发病高峰期,土壤中病原菌基数大时发病早且严重
锈病 柴胡单胞锈菌(Uromyces bupleuri) 初期叶片背面产生黄色稍隆起的小疱斑,即夏孢子堆,破裂后散出黄色粉末(夏孢子)。后期叶片正面和背面产生黑褐色、近圆形的冬孢子堆 温暖多雨、湿度大的环境利于发病。多在7-9月发病,植株生长茂密、通风透光差的区域发病重
斑枯病 壳针孢属(Septoria spp.)真菌 叶片上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初期褐色,后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病斑上散生小黑点(分生孢子器) 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借风雨传播侵染。一般在5-10月发病,高温多雨季节发病迅速,植株生长势弱时易感染
白粉病 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 spp.)真菌 叶片表面产生白色粉状物,严重时整个叶片被白粉覆盖,后期白粉层上出现黑色小颗粒(闭囊壳) 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湿度大的环境易发病。发病高峰期在 6 - 9 月,氮肥施用过多、植株徒长时发病加重



林下柴胡主要害虫为害症状与发生规律见表 A-2 。
A-2    林下柴胡主要害虫为害症状与发生规律
虫害名称 害虫类别 症状 发生规律
蚜虫 蚜科昆虫,如桃蚜(Myzus persicae)、棉蚜(Aphis gossypii)等 多聚集在柴胡的嫩梢、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卷曲、皱缩,生长受阻,严重时植株矮小,新梢停止生长,还会诱发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 温暖干旱的气候利于蚜虫繁殖,一般春末夏初(4-6月)和秋季(9-10月)为发生高峰期。蚜虫繁殖速度快,一年可发生多代,常以卵在柴胡植株或附近杂草上越冬,翌年春季孵化
红蜘蛛 叶螨科,如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主要在叶片背面刺吸汁液,初期叶片出现灰白色小点,严重时叶片发黄、干枯、脱落,影响柴胡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高温干旱环境下繁殖迅速,一般在6-8月高温少雨季节为害严重。红蜘蛛一年可发生多代,以雌成螨在土缝、枯枝落叶下或杂草根部越冬,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后开始活动为害
柴胡凤蝶 凤蝶科昆虫,幼虫为害 幼虫咬食柴胡叶片,造成叶片缺刻、孔洞,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仅留叶柄和主脉,影响柴胡的光合作用和药材产量 每年发生2-3代,以蛹在寄主植物附近的枯枝落叶或杂草丛中越冬。成虫4-5月开始出现,卵散产于柴胡叶片上,幼虫孵化后开始取食叶片,5-9月均可见幼虫为害,7-8月为害较为严重
黄凤蝶 凤蝶科昆虫,以幼虫取食为害 幼虫取食柴胡叶片,使叶片出现不规则的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叶片被大量啃食,植株生长受到抑制 一年发生2-3代,以蛹在树枝、杂草等隐蔽处越冬。成虫5-6月羽化,白天活动,卵产在柴胡叶片上,幼虫孵化后取食叶片,幼虫期主要集中在6-9月,高温多雨季节利于其繁殖和为害


附    录    B(资料性)
文件记录与档案管理表
柴胡林下种植地的基础情况见表 B-1。
B-1     柴胡林下种植地的基础情况表

项 目 记录
基地名称 
抽样方式和抽样量 
检测时间 
林地类型 
空气分析 
水源分析 
土壤分析 
种苗质量检测报告 
种苗处理方法 
其他 
备注 

               种植单位(盖章):           
                    责任人(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生产管理记录见表 B-2 。
B-2    生产管理记录表
项 目 记录
播种量/667m2 
移栽规格 
播种时间 
种子处理方式 
有害生物的防治(防治方法、对象、时间和次数依次记录):
浇水(时间、次数和水量依次记录):
杂草防治等其他农事操作记录(方法、时间):
                     
                    种植单位(盖章):           
                  责任人(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是否包含专利信息  
标准文本  查看
团体详细信息
团体名称宁夏食品工业协会
登记证号51640000MJX1530069发证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
业务范围理论研究、经验交流、人才培训、咨询服务、会议会展、数据统计、技术服务、行业认证。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闫建国
依托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银川市兴庆区中心巷中方富力城A座1909邮编 : 750001

收录自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认准啦(RenZhunLa.com)为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