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是为了建立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而开展的制定并应用标准的活动。为了保证标准化活动有序开展,促进标准化目标和效益的实现,对标准化活动本身确立规则已经成为国内外各类标准化机构开展标准化活动的首要任务。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建立了支撑标准制定工作的基础性国家标准体系。在该标准体系中,GB/T 1《标准化工作导则》是指导我国标准化活动的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标准。GB/T 1旨在确立适用于标准化文件起草、制定和组织工作的准则,拟由四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目的在于确立适用于起草各类标准化文件需要遵守的总体原则和相关规则。
——第2部分:以ISO/IEC标准化文件为基础的标准化文件起草规则。目的在于确立适用于起草以ISO/IEC标准化文件为基础的国家标准化文件需要遵守的总体原则和相关规则。
——第3部分:标准化文件的制定程序。目的在于为标准化文件的制定工作确立可操作、可追溯、可证实的程序。
——第4部分:标准化技术组织。目的在于为使标准化技术组织能够被各相关方广泛参与而确立组织的层次结构、规定组织的管理和运行要求。
起草标准化文件主要使用两种方法:一是自主研制起草;二是以ISO/IEC标准化文件为基础起草。与这两种方法有关的起草规则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将适用于第二种方法的起草规则编制成GB/T 1的 “第2部分”是十分必要的。
ISO/IEC指南21-1:2005和ISO/IEC指南21-2:2005是各国以ISO/IEC标准化文件为基础起草国家标准化文件的指南。我国将这两个国际标准化文件修改采用为GB/T 20000. 2—2009和 GB/T 20000.9—2014,它们对指导以国际标准化文件为基础起草我国标准化文件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标准化实践的发展、标准化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急需对原文件中规定的内容进行调整,以便适应新的发展变化。首先,为了严格遵守ISO/IEC规定的规则,避免版权纠纷,需要对文件适用的我国标准化文件,以及起草所依据的国际标准化文件的范围进行调整:将适用的我国标准化文件严格限定为国家标准化文件;将依据的国际标准化文件确定为ISO/IEC标准化文件。其次,从指导我国国家标椎化文件起草的实际出发,需要将GB/T 20000.2和GB/T 20000.9整合修订为一个标准化文件,并进一步调整文件的结构,完善文件的内容。
本次修订在参考ISO/IEC指南21的基础上,重点考虑了以ISO/IEC标准化文件为基础起草国家标准化文件的总体原则和要求,明确了起草步骤,厘清了相关要素和附录的编写规则。通过确立明确的起草规则,让标准化文件起草人依据的准则更加清晰易操作,从而起草高质量的国家标准化文件,更好地促进贸易、交流与技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