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7/T 21-2020 地理标志产品 大竹香椿,标准决定质量,认准产品执行标准,品质消费新时尚
认准啦(renzhunla.com)
为确保椿芽产品质量,擦亮“中国香椿第一县”“金”字招牌,大竹县与省、市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开展科技研究和丰产技术推广示范,制定了《大竹香椿栽培技术规程菜用》地方标准,选育了“巴山椿芽”省级林木良种,积极推广“香椿+黄精”“香椿+菌”“香椿+大豆”套种模式。
- 标准是行动的指南,是监督的依据,是衡量的标尺。产品标签执行标准,为大家选购更高质量的产品提供了技术渠道。
- 认准啦梳理了部分相关标准信息,供参考辨别:
地方标准
团体标准
序号 | 团体名称 | 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 | 公布日期 | 详细 |
---|---|---|---|---|---|
1 | 大竹县香椿产业协会 | T/DZXC 1—2021 | 大竹香椿 | 2022-05-07 | 详细 |
认准啦建议
- 标准是行动的指南,是监督的依据,是衡量的标尺。
- 可以通过识别产品标签执行标准是否为以上编号来确认是否是真正执行该标准的产品。
- 执行标准,对生产企业来说是一套生产经营的技术规则;对监管部门来说,是监督检测的依据;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通过产品标签执行标准编号选择质量更高的产品。产品标签执行标准,为大家选购更高质量的产品提供了技术渠道。
- 高标准决定高质量,来认准啦,认准指标更先进的执行标准,严选质量更高的产品!
学习素材
素材来源: 达州晚报/2022-11-15/ 第11版面/晚报11版
达州晚报-“一片红叶”撑起乡村振兴一片天
达州晚报/2022-11-15/ 第11版面/晚报11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2020年以来,作为“中国香椿第一县”的大竹县,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走出了一条保质量、强服务、拓市场、稳收入的香椿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撑起了一片天。
质为先 树品牌
大力开展科技研究和丰产技术推广示范
民以食为天,食以质为先。大竹椿芽以叶厚光滑、色泽鲜红、香味浓郁,营养远高于其它蔬菜而享誉全国,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为确保椿芽产品质量,擦亮“中国香椿第一县”“金”字招牌,大竹县与省、市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开展科技研究和丰产技术推广示范,制定了《大竹香椿栽培技术规程菜用》地方标准,选育了“巴山椿芽”省级林木良种,积极推广“香椿+黄精”“香椿+菌”“香椿+大豆”套种模式。
从2020年起,大竹县依托已建成的4万余亩石河、二郎、双拱香椿产业核心片区,和四川省(大竹)图拉香有限责任公司,采取“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协会+专合社”的经营模式,加强园区标准化、品牌化、科学化建设,加快园区复合种植,力争用三年时间,建成集中连片香椿现代产业基地2万亩,其中标准化示范基地5000亩。形成集科技研发、标准化生产、冷链物流、精品加工、线上线下销售、休闲体验全产业链发展的高效产业园区。
大竹县香椿发展中心、香椿协会根据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还制定了《大竹香椿(产品)》团体标准,按照芽长、芽质、色泽,有无浸水、有无变色变味、有无掺杂物等指标分成特级、一级、二级,积极组织、引导椿农与收购商按标准采摘和收购,按质按价收购,确保质优价宜。此外,不断完善、改进鲜芽冷藏保管、运输设施,让新鲜、质优椿芽销往各地,树立优质产品信誉和形象。
强服务 拓市场
开展多渠道销售扩大香椿市场
据了解,大竹县现有香椿种植面积达12万亩,涉到100多个行政村、10万以上椿农和5000多名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是乡村振兴“五大”特色名片之一。
为畅通香椿销售渠道,稳定椿农收入,达州市、大竹县相关部门联合开展香椿销售“以购代扶”帮扶活动倡议,扩大本地市场。大竹县香椿发展中心和香椿协会积极对接电商、微商、社区网络、朋友圈以及巴山食荟等网络平台,积极协调家乐福、盒马鲜生、永辉、沃尔玛等大型商超,拓展销路;通过抖音、淘宝直播平台助销香椿产业,线上销售大幅增长。
今年3月初,大竹县与上海多家大型公司达成香椿销售及出口加拿大事宜,实现首次出口椿芽到加拿大,创汇30万美元。
同时,大竹香椿协会充分发挥桥梁、引导作用,要求会员每年执行头茬香椿鲜芽每斤8—15元的最低保护收购价,确保椿农利益和香椿鲜芽收购市场的稳定。
为竭力满足市场供应,即便是在今年受气候、疫情等特殊情况影响下,大竹县保产保质生产香椿,销售量占到了全国市场的三成,销售出去的产品受到全国各地消费者好评。
稳增收 促振兴
月平均收入稳定在3000—3500元
“一片红叶”香又艳,乡村振兴展新颜。近年来,大竹县通过采取一系列发展措施,全县香椿产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椿农每亩平均收入稳定保持在3000—3500元,大力助推了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我家老两口种植香椿4亩,近几年每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今年对房屋进行了翻修,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大竹县石河镇新建村4组帮扶户蒋义伍激动地说。据悉,作为大竹县香椿产业第一村新建村,全村1386户种植5500亩,2022年实现香椿收入570.9万元。通过发展香椿产业,农民实现了增收,帮扶户有了稳定收入,集体经济发展了。
今年,该村新建了广场、新修及硬化村道3.8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美化了村民居住环境,加强了农村书屋、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的建设,乡村振兴取得新的成效。
据悉,大竹县2020年销售香椿鲜芽1.1万吨,鲜芽产值3亿元,全产业链产值6.5亿元;2021年销售鲜芽1.4万吨,鲜芽产值4亿元,全产业链产值7亿元;2022年销售鲜芽0.9万吨,鲜芽产值2.2亿,全产业链产值4.5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推广‘香椿+’模式力度,加快椿芽深加工研发,力争2023年成功创建省级现代香椿园区,以园区建设引导产业高效发展,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谈到当前和今后香椿产业发展,大竹县香椿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道。
□达州日报社特约记者 魏坤 通讯员 施海峡
大竹县促进香椿产业持续发展纪实
“一片红叶”撑起乡村振兴一片天
素材来源于网络,认准啦(RenZhunLa.com)免费为执行先进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还没有任何评论,你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