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技术标准,来认准啦,认准执行标准,严选更可靠的服务
认准啦(renzhunla.com)
据媒体报道,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代表达成一致,同意到2024年,欧盟区域内所有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相同的通用充电端口:USB Type-C(以下简称USB-C)。记者了解到,我国也正积极推动充电接口及技术的融合统一,国内手机厂商推出的主流机型均已采用USB-C接口。
针对各企业快速充电技术、协议不兼容问题,工信部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行业协会以及移动终端、芯片等领域企业制定了《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技术规范》《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测试方法》等2项团体标准;同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组织开展了智能设备快速充电协议兼容标准化预研工作。“上述工作为后续相关国家标准的研制奠定了基础。”项立刚说。
- 标准是行动的指南,是监督的依据,是衡量的标尺。产品标签执行标准,为大家选购更高质量的产品提供了技术渠道。
- 认准啦梳理了以上团体标准,供参考辨别:
团体名称 | 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 | 公布日期 | |
---|---|---|---|---|
1 | 电信终端产业协会 | T/TAF 092—2021 | 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测试方法 | 2021-08-23 |
2 | 电信终端产业协会 | T/TAF 083—2021 | 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技术规范 | 2021-06-02 |
- 执行标准,对生产企业来说是一套生产经营的技术规则;对监管部门来说,是监督检测的依据;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通过产品标签执行标准编号选择质量更高的产品。
- 高标准决定高质量,来认准啦,认准指标更先进的执行标准,严选质量更高的产品!
学习素材
“百花齐放”的快充,是时候统一了!
近日,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达成一致:到2024年,所有在欧盟销售的便携电子设备都必须使用USB-C接口,并统一快速充电标准。这意味着,未来在欧盟,不同品牌设备只需一个充电器就能实现同样高效的充电体验。
我国也在积极推进接口与快充技术的统一。目前主流手机机型已普遍采用USB-C接口,但在快充协议层面,仍存在兼容性问题。好消息是,广东省连接器协会与电线电缆行业协会已牵头启动国内团体标准制定,推动快充走向“真正互通”。
🔋 电池越来越大,快充成为刚需
回顾快充发展历程:
- 2010年之前:USB 2.0最大电流仅500mA,充电缓慢;
- 2010年:新标准将电流扩展至5V/1.5A,勉强满足早期智能手机;
- 2013年:高通QC 1.0推出,支持5V/2A,充电速度提升40%,拉开快充序幕。
随着手机性能提升与电池容量增大,各大厂商纷纷推出自研快充技术,如华为SuperCharge、OPPO VOOC、小米快充等,形成“百家争鸣”但也“互不兼容”的局面。
⚡ 接口一样,协议却不同:用户的烦恼
虽然USB-C已成为主流接口,但各厂快充协议并不互通。要想实现标称的快充速度,通常必须使用原厂充电头和线材。
这不仅带来使用上的不便,更导致大量充电配件被闲置,造成严重的电子浪费和资源消耗。
中关村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强调:“统一快充协议、实现兼容,是降低浪费、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举措。”
认准啦(renzhunla.com),用技术呵护全家!
🌍 统一是大势所趋,中国正在行动
事实上,我国早已意识到快充统一的重要性:
- 2021年,全国政协委员丁磊提案统一充电器接口;
- 工信部明确回应将推进国家标准制定;
- 信通院联合产业各方发布《融合快速充电技术规范》等团体标准;
- 市场监管总局也启动了快充兼容性标准化预研。
我国快充产业规模大、技术成熟,但在国际标准话语权上仍待加强。当前全球主流仍以美国USB-IF的PD协议为主。推动中国标准成为国际通用,是行业共同努力的方向。
国家/地区 | 行动 | 时间节点 |
---|---|---|
欧盟 | 强制使用USB-C并统一快充 | 2024年 |
中国 | 团体标准制定、国家标准预研 | 进行中 |
✅ 总结:统一快充,利用户、利环境、利产业
快充协议的最终统一,将带来三大好处:
- 用户无需重复购买充电器,省钱又省心;
- 减少电子垃圾,助力环保;
- 推动产业良性发展,避免资源碎片化。
认准啦(renzhunla.com),用技术呵护全家!我们期待在不久的未来,无论用什么设备,只需一个充电器,就能快速满电出发⚡。
素材来源于网络,认准啦(RenZhunLa.com)免费为执行先进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还没有任何评论,你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