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产品溯源——吐鲁番黑羊:黑羊食百草 羊中白月光

3天前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197 已阅读

一方水土一方风味。地理标志产品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品质优势,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地理标志农产品蕴含着丰富的乡味、乡思、乡情,能使我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本期关注地理标志产品——吐鲁番黑羊
 
一、缘起:文明方舟上的生命韵脚

说到吐鲁番黑羊,一定要先向您介绍一下吐鲁番这个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否则就是对这个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的不敬重。

吐鲁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旅游名城,古丝绸之路重镇,古西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跻身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之林,誉播中外。
在学术研究领域,吐鲁番以“世界四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华夏灿烂文明进程的活化石、西域丝路精妙绝伦的博物馆、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欢乐园”四大定位著称,其历史研究地位比肩敦煌。
世人不知道吐鲁番的可能没有多少,它甚至比乌鲁木齐、喀什、伊犁还出名。人们最熟悉的有关吐鲁番的记忆,至少是“《西游记》中的吐鲁番火焰山、唐僧师徒、铁扇公主;甜如蜜的吐鲁番葡萄瓜果……”
吐鲁番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有四千多年的文化积淀,曾经是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有名闻遐迩的火焰山、让人唾涎的葡萄沟、源远流长的坎儿井、壮丽辉煌的苏公塔,还有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和交河古城、高昌古城,被人们称为我国最值得去的十座小城之一。
总之,吐鲁番是享誉世界的名城,是一幅鲜活的历史画卷,这座已在历史长河中行驶千年的文明方舟,一直在为文化交流、民族融合标记生动注脚,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吐鲁番见证了无数商队的来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西游记》中的高昌城的“逼迫”称得上是玄奘西行的“最后一难”。自此向西,麴文泰对玄奘西行的周密安排和举全国之力的支持帮助玄奘在西域、中亚各国均受到礼遇,并顺利来到印度。因此,您此生一定要来一次新疆吐鲁番,也祝愿您自此人生更加顺遂。同时一定不要错过这里最富当地特色的绝佳美食——吐鲁番黑羊。
吐鲁番黑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俗称“托克逊黑羊”。吐鲁番黑羊养殖历史悠久,外表乌黑,体格健壮,属于本地的优良肉用型绵羊品种。
二、人文地理:中国热极中的珍稀美食
托克逊县位于新疆中东部,天山南麓,吐鲁番盆地西部。三面山地环绕,西、北面高而东部低,盆地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地貌特征,地势高低悬殊。属暖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夏季气候炎热,昼夜温差大,多风,年均气温13.8℃,年均降水7毫米。极端最高气温为48℃,年平均积温在5600℃以上,年光照率69%,无霜期达276天,年均降水7毫米,是中国降水最少的地方。
吐鲁番黑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世纪。在东晋时期(424年—441年)阿斯塔那的墓葬里发现有干尸身上穿着黑羊皮,黑羊毛编制的毛衣。这说明了早在一千多年以前新疆地区就有了黑羊这个品种并且会运用其毛质。 
吐鲁番黑羊既能适应夏季42℃的酷热,又能适应冬季零下20℃以下的寒冬和多风沙的吐鲁番盆地气候,能耐受粗纤维多、木质化强、多刺、耐盐碱、抗干旱的牧草植物,在严酷的自然气候条件下,粗放的喂养和放牧,使黑羊表现出生长迅速、四肢粗壮、腿高个大、生命力强、采食能力强等特点。
吐鲁番黑羊维吾尔语“塔拉括以”,是生活在“中国热极”-吐鲁番地区的珍稀优质品种。2012年12月2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吐鲁番黑羊”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三、品质特色:黑羊肉   白月光
托克逊黑羊属肉用型地方绵羊品种,该品种是托克逊县农牧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经过上百年的时间,在长期的选育下形成了适应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多风沙的吐鲁番盆地气候;能耐受粗纤维多、木质化强、多刺的、耐盐碱抗干旱的牧草植物,且能快速增膘和生长迅速等特点。
在托克逊县严酷的自然环境下,吃青草、喝天山雪水长大的黑羊肉质格外鲜美,经专业机构测算,黑羊蛋白质含量达18.56%,脂肪含量达6.5%,氨基酸总和达17%,每100克羊肉中胆固醇含量54.4毫克,其肉质具有膘肥、皮薄、肉嫩、无膻味及皮下脂肪适中,肥而不腻、汤味浓稠乳白,气味芳香、鲜美,营养滋补之特点,清蒸、炖煮、烧烤等烹饪均可,尤其是生长六个月左右的吐鲁番黑羊,因其脂肪与胆固醇含量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每到吐鲁番旅游的高峰季,大量游客到吐鲁番观光旅游。他们在吐鲁番不仅赏名胜古迹,更要品尝特色美食。品尝吐鲁番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黑羊肉,是一大乐事。
当地人会自豪地对客人说:黑羊食百草,全身是宝。黑头羊配红枣,这道红与黑搭配的美食就是“女人的美容院,男人的加油站”;“我们托克逊黑羊,是新疆羊中白月光”…

     生活因热爱而美好,要买就要买品质更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由国家质量保障体系严格管控,关注本公众号,我们将在网上的购买链接免费分享给您,方便您了解更加有品质保证的正宗地道产品。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Chat Icon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