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元头盔”倒逼强制性国标出炉

3天前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97 已阅读

□张淳艺

2020年以来,全国推行“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督促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佩戴头盔。在山西太原市相关销售市场及网购平台上,记者发现,在售的电动自行车头盔虽然外形差不多,但质量却良莠不齐,价格天差地别,最便宜的仅需3.9元,贵的达到数百元。

(3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

目前电动自行车头盔行业,既无国家标准,也没有行业标准。近年来,浙江、广东等地先后针对电动自行车头盔制定地方行业团体标准,但这些标准不具有强制力,无法全面规范行业的产品质量。于是,一些企业为降低成本和价格而牺牲质量,片面迎合部分消费者单纯应付检查的消费心态,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业内人士指出,正规安全头盔应使用抗冲击性能好的ABS材料作为生产原料,其每吨的价格要上万元。一些工厂为了降低成本,选择用3000元一吨的“回料”,即废旧垃圾塑料来生产头盔,毛坯单个成本不超过1元。这样的劣质头盔在关键时刻不仅不能“救命”,甚至还可能“夺命”。然而,由于缺少强制标准,有关部门无法将其认定为不合格产品予以查处。这就导致低价劣质产品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

去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待这一国标尽快出炉,有效规范企业生产行为,提高质量安全。

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宣传,引导消费者增强安全意识,本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选购正规合格产品,不能一味图便宜。只有让劣质头盔彻底失去市场,才能助推行业健康发展,让每一顶头盔都成为“保命盔”。

江海晚报


素材来源于网络,认准啦(RenZhunLa.com)免费为执行先进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推介展位,欢迎留言交流。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Chat Icon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