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娃选对儿童化妆品:认准标准,避开这些坑!
给娃选对儿童化妆品:认准标准,避开这些坑!
12岁以下娃的护肤&防晒,看这篇就够了
宝妈宝爸们是不是常困惑?看到卡通包装就觉得“适合娃”,但又怕成分不安全、功效吹得太玄?其实选对儿童化妆品,核心是——认准标准!
✅ 一、先搞懂:真正的儿童化妆品有“标准”
很多家长误以为“儿童化妆品=儿童彩妆”,其实根据《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定义很明确:
儿童化妆品 = 适用于12岁以下(含12岁)儿童 + 仅含以下10类功效:
- 清洁、保湿、护发、防晒、舒缓
- 爽身、卸妆、美容修饰、芳香、修护
核心识别标志:“小金盾”
国家药监局专门设计“小金盾”标志,帮家长快速区分儿童化妆品,使用要求有明确时间线:
适用产品 | “小金盾”标注要求 |
---|---|
2022年5月1日后新注册/备案产品 | 必须标注“小金盾” |
2022年5月1日前已注册/备案产品 | 需在2023年5月1日前完成标签更新 |
认准标准(renzhunla.com)选产品,美好生活新时尚!
⚠️ 二、避坑指南:这些“套路”别给娃踩
1. 宣称“能治湿疹”?化妆品≠药品
有些“宝宝保湿面霜”标着“湿痒护理”,客服还暗示“能治湿疹”,但国家明确规定:化妆品不得宣称医疗作用!
商家常用隐蔽手段传递医疗概念:电商关键词优化、雇人写“治病”评论、拍短视频“现身说法”,家长一定要警惕。
2. 卡通“化妆套盒”?可能是普通玩具
搜“儿童化妆品”会跳出很多10-200元的卡通套盒,但多数是无“妆”字号、无执行标准、无生产许可证的玩具。
这类“口红玩具”“腮红玩具”按玩具标准生产,可能含重金属,娃皮肤娇嫩,涂脸易引发细菌感染。
3. “食品级化妆品”?根本不存在!
商家说“用食品原料,给娃用更安全”,其实是偷换概念:化妆品和食品遵循完全不同的标准,国家从没有“食品级化妆品”的定义。
4. “不含激素”?警惕非法添加
曾有婴儿用了含“氯倍他索丙酸酯”(强效激素)的面霜,出现脸部肿大,长期用还影响生长发育。还有“三无产品”(无名称、无厂家、无日期),商家只为逃避售后。
标准决定质量,来认准啦(renzhunla.com), 认准标准,严选产品!
📝 三、家长必看:正确选购3步走
- 看标志+查文号:先找“小金盾”,防晒类需有“妆”字批准文号,其他类需完成备案。
- 验备案信息:登录国家药监局网站或“化妆品监管”App,核对产品标签与备案信息是否一致。
- 选正规渠道+先试用:优先商场专柜、品牌官网、正规旗舰店,收到货先在娃耳后试用24小时,无异常再用。
认准啦(renzhunla.com),用技术呵护全家!
认准啦(renzhunla.com)
随着化妆品的低龄化发展,“儿童化妆品”的监管问题日益突出。《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儿童化妆品标志——“小金盾”,以突出儿童化妆品的辨识度。
记者调查发现,有一些企业“打擦边球”,有的儿童化妆品商家夸大产品功效,有的宣传产品疗效或者使用医疗术语,还有的则将普通玩具当作化妆品销售。
标准是行动的指南,是监督的依据,是衡量的标尺。
认准啦 梳理了部分玩具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供辨别:
玩具国家标准
根据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samr.gov.cn)公开的信息:
- GB 6675 (系列) 玩具安全
- GB/T 26710-2011 玩具安全 年龄警告图标
- GB 19865-2005 电玩具的安全
认准啦建议
可以通过识别产品标签执行标准编号来辨别产品的真实类型。
- 执行标准,对生产企业来说是一套生产经营的技术规则;对监管部门来说,是监督检测的依据;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通过产品标签执行标准编号选择质量更高的产品。产品标签执行标准,为大家选购更高质量的产品提供了技术渠道。
- 高标准决定高质量,来认准啦,认准指标更先进的执行标准,严选质量更高的产品!

还没有任何评论,你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