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标准化故事——秦权和秦量的广泛分布和使用,体现了秦朝对标准化的高度重视

1周前 (10-20) 2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17 已阅读

秦朝在统一度量衡的过程中,制造和颁发了大批度量衡标准器具​​至全国各地,这是其实现标准化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实物手段。认准啦(renzhunla.com)今天带大家一探古代标准化故事——秦权和秦量。

古代标准化故事——秦权和秦量的广泛分布和使用,体现了秦朝对标准化的高度重视

🏺 ​​度量衡器具的种类与形制​
秦朝颁发的标准器主要包括​​权(衡器,用于称重)​​ 和​​量(量器,用于量容积)​​,材质则有​​铜、铁、陶​​等。

  • ​秦权​​:多为​​半球形​​(也称馒头形),​​顶部有鼻纽​​,便于系绳。其重量单位包括石(120斤)、钧(30斤)、斤、两、铢等。目前所知最重的秦权重达32.5公斤,恰为秦制一石(120斤)的重量。
  • ​秦量​​:形制更为多样。铜量多呈​​椭圆形​​,也有长方形的“商鞅方升”;陶量则多呈​​圆钵形​​,大型陶量两侧有柄,容量可达一斛(100升)。

🗺️ ​​广泛的分布范围​
这些标准器的颁发范围极广,几乎覆盖了原六国的所有故地:

  • ​北​​至内蒙古奈曼旗(原燕国地)
  • ​东​​达山东邹城(原齐国地)
  • ​西​​抵甘肃秦安(秦国故地)
  • ​南​​及江苏盱眙(原楚国地)
  • 此外,在河南禹县(原韩国地)、山西右玉和左云(原赵国地)等地均有出土。这雄辩地证明了秦朝在其辽阔疆域内推行度量衡统一的力度和广度。

✍️ ​​铭文与诏书——权威的象征​
为确保统一,秦始皇在标准器上​​铭刻或镶嵌诏书​​,这既是法律依据,也是宣传手段。

  • 著名的​​四十字诏书​​内容大致为:“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意思是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天下,百姓安宁,立皇帝称号,乃命令丞相隗状和王绾,将不统一和有疑义的度量衡都明确统一起来。
  • ​铁权​​上多​​镶嵌刻有诏书的铜版​​,以防锈蚀损坏文字;​​陶量​​则常用​​烧好的陶戳在坯上打印诏书全文​​,这种方式颇具早期活字印刷的雏形。

⚖️ ​​严格的管理与检定制度​
颁发标准器后,秦朝还建立了​​严格的监管和定期检定制度​​以确保其准确性:

  • ​法律保障​​: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效律》中,对度量衡器的误差范围有​​极其详细和严格的惩罚规定​​。例如,称重120斤的“石”若不准确,误差超过16两,罚主管官吏一副盔甲;量器“桶”(斛)若不准确,误差超过2升,同样罚一副盔甲。
  • ​定期检定​​:规定​​每年至少校正一次​​(通常在仲春和仲秋之月),且所有器具在使用前都必须先经过校准。出土的“高奴禾石铜权”上有多次刻铭,见证了从战国秦到秦始皇乃至秦二世时期的延续和检定,是制度严格性的实物证据。

总而言之,秦朝通过​​大规模制造和分发精密设计的标准器具​​、​​以诏书形式赋予其法律权威​​,并辅以​​严苛而细致的法律和年度检定制度​​,成功地将度量衡标准推行至全国,为巩固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和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认准啦(renzhunla.com),用技术呵护全家!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